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

築夢的流程~~

        在奇摩知識中找到的文章。這個與我在Condensed Chaos這本書所看到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很像。[西洋魔法與東方道術說穿了就是透由潛意識穿越時間、空間,為我們所給于訊息或符號進行解讀與實踐]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以下便是文章的內容 :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當你擁有夢想的時候,可以增加你的個人價值感,同時,也會帶來強烈的動機與積極的態度。

        一、夢想需要有一個很清楚的構圖:在築夢時,要愈清楚愈好,在你的心裡需要有清楚構圖,而這個圖會帶來清楚的的方向,你無法含糊不清、或是抓模不定,這就好像一支坦克車的軍隊在某個山頭中進行的演習,射擊的目標總是很明確的,總不能沒有目標、漫天亂打,直到子彈用盡,然後興高采烈地說:「我們完成了任務!」

        沒有目標的作戰是危險的,因此,在建構屬於自己的夢想時,要愈明確、愈具體更好。

        為幫助你有清楚的構圖,筆者會建議你一次只作一個的夢,因為太多的夢,會讓你分散你的注意力,甚至會讓你失焦,到頭來會和你原先的想法有頗大的出入。[與潛意識進行溝通時,請注意只要告知想要的結果,具體的人、事、物,定下後就不要更動,這樣潛意識才能完整接受到你的請求。]

        二、任何的夢想都需要評估:當你開始築夢時,並不是每一個夢都是容易完成的,夢可大可小,可以有深度,也可以沒深度,所以,「評估」夢想是每一個追夢人所要去處理的。耶穌在新約聖經路加福音十四章28-32提到跟隨主的代價是要評估,然而,面對自己的夢想,我們也得好好謹慎評估一番,可按下面三個方向來作評估:

        1、為什麼有這個夢想?這個問題是談到夢想動機性,你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,是為了名聲、名譽、一口氣、金錢、還是榮耀神?[這點我是認為不需要想太多,只要你做這件事,感到快樂、滿足,願意不眠不休找出答案與方法,這就是你自我找到祂的歸宿地]

        2、神喜悅我的夢想嗎?這個問題是涉及夢想的價值性,凡事都可作,但不都有益處,或許能夠短期有很可觀的收入,但是不一定是自我價值的。所以你的夢想不能建立在世俗裡面。[其實是不是世俗面我認為不是那麼重要,用 " 愛 " 的指標來行事即可。這件夢想是否為了家人、朋友、社會、國家,如果動機中可以有愛的連結,其實就可以了。當然你能愛別人時,首先你是愛自己的]

        3、我如何完成我的夢?這個問題是要回答夢想的可行性,當你從A到D的時候,如何走?如果您的夢想需要專業、技術、學歷等等,那麼就必須去滿足這些條件。[這部分就牽扯到你的每一段目標,與你往下一層Break down到你的條件與方法、人脈、學經歷、特殊技能等。這部分後我們再談]

        三、把夢想交在上帝的手裡:關於你的夢想,上帝自然知道用什麼方法、時間來完成,祂會有所判斷,而當你把你的夢想交給上帝的時候,祂會給你機會。所以,我們得去思考:為什麼你可以把你的夢想交給上帝?這可能對你而言是重要的事情,原因是我們建立在三個層次上:[這邊我提出我自己的想法。我把上帝稱為宇宙更加適當。科學家已經證明,質能是可互換的,在量子的基準下,任何一刻的存在都是機率 (但仍有起始條件限制),觀察者事實上也在參與宇宙生命的發展與延續。所以你的想法事實上會影響到未來任何一件發生的事,也會影響以前所發生過的事,現在、過去、未來,同時存乎一線,端看你現在腦中的想法。是故,你正向無疑的想法,將會自然運轉在宇宙間而帶來結果,無須擔心。何時何人何地,自有宇宙的安排,盡心追夢即可]

        1、關係:在世間有許多的關係,像是親子、朋友等等的關係,上帝也跟我們建立關係,祂恢復我們的尊貴的身份,祂稱我們為祂的女兒,而祂則是我們的天父。[這關係應是我是宇宙,宇宙也是我。宇宙生出我,我生出宇宙。人的心智便是宇宙的心智]

        2、信任:當有了關係之後,就要產生信任,人們經常作了一些後悔的事,在答應別人的事後,常又後悔,通常是因為信任的問題。[這應為始終如一。因會自然發生,又何必去擔心不會發生,所以有信任才不會有干擾]

        3、認定:除了信任之外,還要進入認定,你要認定上帝,這是一項極穩定的投資,而且沒有任何的風險和後遺症,有些人一方面說要依靠上帝,但是一方面卻又為自己預備救生船,這不是認定上帝,你要完全的認定祂。[這個與信任有關]

        上帝佔著這個夢想成就與否,有很重要的成份,在你要開始學會築夢的同時,要把基礎點是建立在上帝裡面,放心交給祂。[將上帝換成宇宙,換成潛意識]

        四、開始為夢想而行動!:接著重要的是,你要開始行動,你總不能坐在那裡說:「主啊!來完成我的夢吧!」你開始要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[有所為就是知道要的結果,目前有的方法要如何一步一步做,有否要突破的心態或能力。有所不為,就是不強求,用開放、信任的態度與宇宙對話,希望宇宙給你指示]

請你來試想看看:

※上帝如何帶領以色列離開埃及?

※上帝是如何創造宇宙萬物?

※上帝如何完成救贖人類?

        當然,上帝可以吐一口氣「呼~!」一聲就完成,或者也可以說「有」就事就成了,然而,祂卻沒有這麼做,祂採取有行動!祂呼召摩西來完成帶領以色列離開埃及的工作;祂讓祂的靈運行在水面上,開始重整地球;祂藉著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間,為承擔人類的罪,而走向十字架的道路…,種種看來,上帝是一位行動派。[基督也是一位上師,知曉宇宙力量的運作原則,同佛陀、蓮花生大師般等,在各民族扮演導引人行事的導師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